智能农业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,以下是对其普及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详细分析:
一、普及现状
1. 政策支持:
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农业的发展,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相继印发了《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》《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(2024—2028年)》等文件,为智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。
政府还加强了对智慧农业的政策支持,加速落地了一批数字田园、智慧果园、数字牧场等典型应用场景,成为推进农业绿色化、品牌化的坚实保障。
2. 技术创新:
中国在智能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加速,新技术、新产品不断涌现。例如,温室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、规模蛋鸡场数字化智能养殖技术等7项智慧农业主推技术已经发布。
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,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化、智能化。
3. 应用推广:
智能农业技术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。例如,无人或少人农场在湖南长沙、安徽芜湖等地已经破土而出,通过对设施、装备、机械等远程控制、全程自动控制或机器人自主控制,完成所有农场生产作业。
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也在不断增加,2024年新增建设项目19个,累计支持建设项目已达116个。
4.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:
中国在智能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方面也在不断提升。例如,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农业农村用地“一张图”已经启动建设,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的基础模型算法、通用软件工具正在加速研发应用。
“农事直通”App等信息化工具也在普及,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农业信息、提高生产效率。
二、发展前景
1.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:
随着智能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推广的深入,中国智能农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。预计未来几年,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。
2. 农业数字化转型加速:
智能农业将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转型。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,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。
3. 农业产业链完善与协同:
智能农业将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与协同。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,形成新的农业产业生态。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
4. 消费者需求增长:
随着消费者对绿色、安全、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,智能农业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。通过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,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追溯和监控,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。
5.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:
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智能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推动全球智能农业的发展。这将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,推动中国智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。
综上所述,智能农业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在政策支持、技术创新、应用推广以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,中国智能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天津乾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